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男同 ,另类色综合,在线免费不卡视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伊人久综合,在线无码va中文字幕无码,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時間:2025-06-26 08:46:38 賽賽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通用11篇)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通用11篇)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1

  教學目標

  1.認識龔自珍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意義及其局限性。

  2.體會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掌握活用實詞及積累相應的實詞、虛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2.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初中時我們學過“九州生氣恃風雷”一詩,詩作想象奇異,奔放豪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熱切盼望新興社會力量出現,一掃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今天,我們來學習龔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館記》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題

  從題目字面上看,本文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引起讀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議政,含意雋象。

  四、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正音

  欹(qī)蟠(pán)詔(zhào)

  鬻(yù)詬(gòu)遏(è)暇(xiá)

  2.學生對照原文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產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動和決心。

  第3段:抒寫自己辟館病梅的苦心。

  3.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進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對正直人才進行摧殘。

  刪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壓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殺。

  鋤其直:忠負之士受扼殺,迫害。

  五、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二、三。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2

  教學目標

  (1)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2)學習借梅議政這種托物言志的寫法;

  (3)掌握、積累“使”“病”“解”“本”“窮”等文言實詞,學習“以”“之”等文言虛詞,復習使動用法。

  教學重點:

  誦讀、文言實詞的積累、復習使動用法、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

  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設想:

  擬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增加課堂容量,突破教學難點,把教學內容壓縮在1課時完成。

  教學過程(多媒體課件腳本):

  一、課前營造氣氛

  (CAI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梅花》,畫面中一組梅花在背景中移動。)

  二、導入

  (CAI一幅梅花的畫面,配以文字說明:梅,落葉喬木或落葉灌木,性耐寒,因而與松、竹一起被譽為“歲寒三友”,又與蘭、竹、菊合稱“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中榮膺榜首,被譽為“花魁”。)

  (CAI顯示盆栽梅花與土栽梅花的比較圖)請同學們從審美的角度說說對畫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學生應該說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園藝師們創造的包括梅花在內的盆栽藝術點綴了我們的生活,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但是,在晚清,卻有一人視這種“藝術”為扼殺天性的舉動,并專門寫下一篇文章來表明他的觀點,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病梅館記》(板書課題)(CAI梅館,作者簡介)

  三、明確學習目標(CAI顯示,教師讀出來)

  為達到這幾個學習目標,本堂課我們將采用“誦讀—積累—領悟—表達”的四步法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誦讀—積累—領悟—表達)

  四、誦讀

  1.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誦讀時必須讀準字音,讀清句讀,還要讀出語氣。下面先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聽的時候注意以上三個要領,并劃出理解有困難的文言詞語。(CAI配樂朗誦)

  2.我來檢查一下聽讀的效果。

  (1)生字的讀音(CAI顯示讀音,解釋)

  (2)分清句讀,把握朗讀節奏(CAI顯示練習)

  3.下面同學們根據誦讀的三個要領,自由朗誦,所謂“自由”就是你覺得怎樣讀感覺好就怎樣讀,把聲音放出來。朗誦時進一步發現問題,呆會兒提出來討論。我給大家配一段音樂。

  (學生朗誦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讀完后,稍加評點。)

  五、積累

  1.現在請同學們把在書上劃出來的理解有困難的詞語提出來,我們一起來研究解決。請1、2小組的同學提第一自然段中的問題,第3組的同學提第二自然段中的問題,第4組的同學提第三自然中的問題。(CAI即時顯示文句詳解)

  2.我們發現文中有兩個虛詞“之”“以”出現得比較多,我們做兩道練習來鞏固一下對這兩個詞的理解。

  (1)CAI顯示“之”的練習題及答案。

  (2)CAI顯示“以”的用示練習題及答案。

  3.另外,本文實詞的使動用法也較多,請同學們找出含有使動用法的句子。

  (讓學生找1分鐘,然后CAI顯示使動用法的練習題)

  六、領悟

  前面我們提到在本文中龔自珍所要表達的觀點,與我們一般的審美取向不同,我們認為是“藝術創造”的東西,作者卻認為是在扼殺天性。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對文章具體內容的分析來解答這個問題吧。(CAI顯示文章內容分析)

  其實,如果我們運用歷史的眼光來看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朝代,清后期,封建統治日趨腐朽,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內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對統治者扼殺人才、禁勉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吁社會改革與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統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梅館記》就寫作于這樣一個時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義顯然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了,它象征著什么呢?(學生回答:人才)那么相應地,文人畫士及他們的品梅觀等分別象征什么呢?(CAI顯示)

  我們看到,文章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呢?(CAI托物言志)。

  (CAI顯示文章思想內容的小結及《己亥雜詩》)

  七、表達

  托物言志這種寫法可以使要表達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發議論,為眾多的寫家所采用。本文借“梅”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現在要求同學們借“荷”來寫意,那么你將借此抒發怎樣的情懷呢?(CAI顯示荷花的畫面)

  托物言志,詠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例如花草之類,或抓住外部形態,或瞄準其生活習性。《愛蓮說》及我們上學期所學《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特點,表達潔身自好的情操。

  課后如有興趣,可就松樹或菊花寫一篇托物言志的練筆文章。

  《病梅館記》原文和譯文

  原文: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譯文:

  江寧的龍蟠里,蘇州的鄧尉山,杭州的西溪,都產梅。有人說:“梅以枝干彎曲為美,筆直了就沒有風姿;以枝干橫斜為美,端正了就沒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為美,稠密了就沒有姿態。”本來嘛,這些文人畫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卻不便公開宣告,大聲號召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種梅人,砍掉筆直的,刪掉繁密的,鋤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狀,弄成病態,拿這作為職業來賺錢。梅的枝干的橫斜、疏朗、彎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賺錢的人能憑他們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人把文人畫士這獨特偏嗜的隱衷明白告訴賣梅的人,(使他們)砍掉端正的,培養橫斜的側枝,刪掉繁密的,殺害它的嫩枝,鋤掉筆直的,阻抑它的生機,這樣謀求高價:于是江蘇、浙江的梅者病殘了。文人畫士所造成的禍害的酷烈,竟到了這個地步啊!

  我買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殘的,沒有一盆完好的。已經為它們流了三天淚,于是發誓要治好他們:我放開它們,順著它們的天性,毀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種在地里,解開捆綁它們的棕繩;以五年為期限,一定要使它們恢復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態。我本來不是文人畫士,甘心情愿受到辱罵,設立一個病梅館來貯存它們。

  唉!怎樣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的時間,又有很多空閑的田地,來大量貯存江寧、杭州、蘇州的病梅,盡我一生的時光來治療病梅呢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3

  重點:

  1、培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朋友比較鑒賞的能力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學習《病梅館記》,作者龔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己亥雜詩》。(請一學生默寫在黑板另一端)

  二、梅花,大家見過,也學過不少關于它的詩詞,一起回憶一下。

  三、分析“病梅”:齊讀第一段,用一個字概括——“病”

  病得怎么樣?如何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實乃——“禍”

  嚴重嗎?——兩個“皆”

  病梅之禍,誰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畫士乎?

  四、面對病梅之禍,龔自珍豈能“自珍”,袖手旁觀?

  齊讀第二段,一個字概括——“療”

  “療”的實質是什么?

  五、齊讀第三段,寫什么?

  療梅的決心

  很有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

  六、小結全文

  文章以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花,偏愛梅花的病態,以至于用人工方法摧殘梅花為例,深刻批判統治者嚴酷的思想鉗制和摧殘人才的罪惡,表達了作者追求個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愿望。

  七、比較鑒賞《病梅館記》和《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1、都表現對人才遭遇的.不滿。2、都表達改革現實的愿望

  異:1、前者托物言志,側重對人才的挽救

  2、主,側重對人才的任用

  八、板書

  病梅館記

  龔自珍

  梅——病——禍——療——決心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4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并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2.理解文言詞語“以”、“則”、“之”、“其”、“夭”、“病”、“泣”、“順”。

  3.理解本文內容,體會其“托物言志”的特點。

  [教學重點]

  理解文言詞語,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和文章的寓意。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有一首詩幾乎人人能背誦,這就是《己亥雜詩》。大家能不能齊聲背一背這首詩?

  龔自珍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哀痛和吶喊?因為迫切要求改良的龔自珍對政治腐敗的清朝封建統治者禁錮思想、扼殺人才的現實極其不滿。正如他在《乙丙之際著議第九》里所說:“才士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為心,能有廉恥心,能無渣滓心。”一句話,就是扼殺憂國憂民之心,扼殺禮義廉恥之心,扼殺改革發展之心。針對這種現實,龔自珍寫了一篇藝術性很強的小品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病梅館記》。

  (板書:病梅館記)

  二、學習新課

  1、解題

  [教法]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題目。

  [要求]學生明確以下五點: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號——龔自珍,字(s)人,號定(n)。

  ③對作者的定評——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先驅。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龔自珍全集》。

  ⑤題目——“記”標明文體是小品文或隨筆。

  2、預讀

  [教法]兩名學生一人讀前一段,一人讀后一段,要朗讀。

  [要求]兩名學生讀的同時,其他學生看課文,并用鉛筆劃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3、釋譯

  [教法]①采用學生提疑,學生解疑的方法解決課文中學生不懂的一些問題。

  ②老師提疑并引導學生解釋、翻譯、理解一些語句。

  ③全文疏理完畢后,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要求]重點弄清以下內容。

  (1)結合句子理解“以”、“則”、“之”、“其”四個虛詞。

  (2)結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順”四個活用的實詞。

  (3)結合課文釋譯以下九個句子:

  ①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

  ②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⑤斫其正,養其旁條

  ⑥既泣之三日

  ⑦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設疑提問,啟發談話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層內容。

  ②在《己亥雜詩》與課文的對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

  【設問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里的“此”指代什么內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此句前冒號的'作用,并明確:冒號表示對上文的總結,說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所造成的惡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來賺大錢,而這種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就必然導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惡果。

  (板書:斫養刪夭鋤遏)

  【設問2】為什么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呢?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是什么?請作最簡要的回答。

  ——因為文人畫士喜歡“夭梅病梅”卻不敢“明詔大號”地用此時尚去“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

  (板書:繩夭病)

  [按]此句旨在引導學生理解“此文人畫士……以其智力為也”兩句意思,教師在引導學生作答的同時,讓學生明確:“江浙之梅皆病”惡果的產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價”的行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則是由于文人畫士的偏嗜病梅——這就是病梅產生的社會根源。

  【設問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沒有具體的內容?

  ——它的,它們的。文中有具體的內容,如:“或曰:……密則無態。”

  “或”字怎么解釋?誰能對此作大膽的推測?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統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并以之為尚?

  [按]通過此問必須啟發學生明確:封建統治者的品梅標準或說是“孤癖之隱才是產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顯見,作者的影射對象之所在。

  【設問4】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象,作者的表現是什么?請用三個字來概括,看誰說的準確?

  ——泣療貯(板書)

  [按]此問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辨析篩選的方法選出上述三個字,并明確: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療救梅、保護梅的行動和決心,其行其志令人稱許。

  從文中看,作者療梅的具體辦法是什么?

  ——縱、順、毀、解、復、全(板書)

  【設問5】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記病梅館的?

  ——一是社會方面對梅的摧殘、扭曲;一是作者對梅的哀痛、療救。這正是全文的基本內容。(板書:社會作者)

  【設問6】作者僅僅是為寫梅而寫梅的嗎?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書)

  [按]此問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教師可引導學生明確: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專制統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對梅的態度,正是作者對人才的態度;作者對造成梅的病態的痛斥,正是作者對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扼殺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態,正是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設問7】正因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對梅的感情實際上是對人的感情,在“記”的同時,又有飽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請找出來。

  ——①“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②“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按]讀此兩句意在體會抒情句的特點,并由此引導學生聯想到作者的《己亥雜詩》,并在課堂上吟誦該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師強調:課文和詩表達了相近的主題,這就是作者對清朝統治者殘酷摧殘壓抑人才的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三、課堂小結

  這一節我們通過課文的學習,重點學習了四個虛詞、四個實詞,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點,并學習了一種讀書方法,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學習中所采用的“執果索因”閱讀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漸地掌握它,運用它。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并將本課所學的虛詞、實詞整理在筆記本上。

  2、思考并完成課后一、二、三各題。

  附:板書設計

  病梅館記

  龔自珍

  繩夭病

  社會:摧殘扭曲

  斫養刪夭鋤遏以梅喻人

  泣療貯托物言志

  作者:哀痛療救

  縱順毀解復全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5

  教學目標:

  1、聯系有關背景材料研讀課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2、分析課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時數:

  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2、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翻譯課文

  ⒊置疑解難并歸納文言知識點

  四、課文分析

  ㈠析“病梅”

  1、作者為什么要辟“病梅館”?

  明確:“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這里的“此”指代什么內容?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2、“江浙之梅皆病”惡果的產生,哪些人是罪魁禍首呢?

  明確:

  ①文人畫士――品梅標準:曲→欹→疏

  ②鬻梅者――摧殘梅花:斫→養→刪→夭→鋤→遏

  3、目睹梅花的病態,作者內心感到萬分悲痛,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

  現象,作者是什么表現?請用三個字來概括。

  明確:泣→療→貯

  4、作者是怎樣療梅的.?具體措施怎樣?

  明確:縱→順→毀→埋→解→復→全→貯

  作者一定要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態。

  ㈡析“托物言志、借梅議政”

  清朝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詠史》這樣寫道:“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這樣的政治環境決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重大的政治主題。下面展開討論并完成表格內的有關內容,具體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這種手法的。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6

  重點:

  1、了解作者的寓意

  2、托物言志手法的使用

  3、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古代詠物的詩詞很多,請同學們回憶一下

  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中,通過蓮表達自己不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這種寫法稱之為“托物言志”,今天要學習的《病梅館記》就是一片托物言志的好文章。

  二、朗讀課文,疏通字音

  三、齊讀課文,思考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

  1、梅

  為何托梅?

  “皆產梅”——充斥著作者的眼界——人才濟濟

  “文人畫士”之愛—————————選用人才

  古來以青松、翠竹、白梅、黃菊喻志士仁人,以它們的蒼勁、堅韌、俊俏、雅潔來喻人的品格。

  思考:如果你“托梅”,會寫些什么?

  本文真是“托梅”嗎?

  2、病梅

  “病”得怎么樣?——曲、敧、疏

  怎樣“病”的?——斫、養、刪、夭、鋤、遏

  齊讀第一段,背:

  1、“梅以曲……密則無態”

  采用什么手法?(對比)

  表現了什么?(評選人才的標準)

  2、“斫其正……皆病”

  此處表現什么?(摧殘人才的行徑)

  四、言志的`志,作何理解?

  1、志向

  2、想法、主張

  作者言何志?

  救梅(療梅)

  怎么療?齊讀2、3段

  1、購(準備)

  2、縱、順、毀、埋、解、復、全(方法)

  3、辟館(場地)

  4、多、多、廣、窮(決心、愿望)

  如何理解療梅的方法

  解放人才,追求自由

  五、文章是感情的產物,本文一字一句關情,哪些地方表現了什么感情?

  1、兩個感嘆號

  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統治者扼殺人才的滿腔憤怒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挽救人才的誓言

  2、泣之三日(痛心疾首)

  3、甘受詬厲(無怨無悔)

  六、再次朗讀全文,感知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強烈的憤怒

  七、作業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2.通過精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3.通過品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二.教學重點

  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三.教學難點

  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四.授課時數

  一課時

  五.教學方法

  誘思探究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幻燈展示:

  己亥雜詩(一二五)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生:齊背。

  師:本詩寫于道光十九年詩人辭官歸家的途中,當時朝政日非,邊事日緊,舉國上下“人心混混”,人才極度匱乏,用龔自珍自己的話說:朝廷無“才相”,兵營無“才將”,學校無“才士”,田野無“才農”,工廠無“才工”,街市無“才商”,甚至連“才偷”“才盜”也沒有。龔自珍針對“九州”“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政治時局,痛感于“衰世”才乏人庸的社會現狀,仰天長嘆,喊出了時代的最強音——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我們很多人也正是通過這一首詩認識龔自珍的,他是清代后期進步的思想家、文學家,希望當時的統治者能夠變法圖強,尊重人才,解放人才,重用人才。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龔自珍,共同學習他的散文名篇——《病梅館記》,

  板書:

  病梅館記

  龔自珍

  (二).目標導航

  幻燈展示:初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自讀課再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三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都知道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千古一帝康熙就說,他讀書每篇文章必讀100遍,《病梅館記》是一篇自讀課,既然是“自讀”,我覺得同學們學習時應該突出兩點:一要自主,二要多讀。這一節我想引導同學們通過閱讀達成三個目標:通過朗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通過精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通過品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幻燈展示:

  初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步驟:

  方案1:聽讀——自讀——齊讀

  方案2:①幻燈展示重要字詞、句讀,找一學生讀,以檢查預習效果。最后齊讀一遍。

  ②學生齊讀一遍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同學們讀得很流暢,若能把感情讀出來就更好了,而要讀出感情,就必須先理解文章。下邊讓我們在“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板書:

  一.詞語:音義、句讀

  幻燈展示:

  再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1.自學探究,標注疑惑。

  2.合作交流,質疑解疑。

  師:先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精讀課文,結合資料疏通文意,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標注出來,一會兒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解決。

  (這一環節結束時,約20分鐘)

  幻燈展示:

  3.超級男生VS超級女生

  師:同學們沒有疑問了,現在我們來一個比賽,這一課有兩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我已挑選出來了,請同學們解釋。比賽的規則是:男同學一組,女同學一組,實行搶答制,答對一句獎100分,答錯一句扣100分,先舉手,經允許之后才能回答。首先我找兩個幫手記分,課代表+1女生(站在老師兩側)。下邊比賽開始。

  幻燈展示及過程:(略)

  (公布比賽結果)

  前兩個目標我們都順利地完成了,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

  幻燈展示:

  三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問題一:品讀第一段,思考:“而江浙之梅皆病”是哪些人造成的?

  明確:

  文人畫士黑手

  告鬻梅者幫手而江浙之梅皆病

  鬻梅者殺手

  (可借機分析文章內容:分析三種人的'所作所為(指控他們對梅犯下的罪行)。作者對這三種人是什么感情啊?作者對梅受到摧殘是什么感情呢?)(先讓學生說,然后老師結合課件總結。)

  問題二:通讀全文,同學們覺得本文僅僅是寫“梅”嗎?

  明確:托物言志,托梅議政,借梅喻人。

  (學生說出是寫“人才”后,接著問“病梅”指什么,舉例,寫作手法。)

  (同學們學過運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作品嗎?劉禹錫的《陋室銘》、周敦頤的《愛蓮說》、韓愈的《馬說》、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讓學生說出托什么言什么))

  板書:

  手法:托物言志

  師:背景介紹:同學們如果了解了寫作背景,會更容易理解這一點。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把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像我們比較熟悉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故事。龔自珍詩中寫到:“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可見當時政治氣氛之緊張。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天下出現了“萬馬齊喑”的政治局面。龔自珍自己就是受害者之一,他考了6次才在38歲時考中進士,又因宣傳改良主義思想,不為保守勢力所容,一再遭受排擠打擊,在京城輾轉十年(38歲到48歲),都只是當小官,道光十九年被迫棄官回鄉,《病梅館記》就寫于辭官回鄉后的道光十九年(1839年)。龔自珍對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禁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吁社會改革和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天公”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材”,以掃除“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但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作者不可能直言政事,而只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含蓄委婉地托梅議政,借梅喻人。

  文旨:明白了本文的寫作手法,我們是不是有一種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感覺,啊,原來這篇文章是托梅議政,借梅喻人,表面寫的是梅,其實寫的是人才,是政治,他希望文人畫士這些統治者不要以一個標準來束縛梅,評判梅,也就是希望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材”。所以《病梅館記》和《己亥雜詩》(一二五)的主旨是一致的,用《己亥雜詩》中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材。我用四個字概括為:

  板書:

  文旨:解放人才

  下邊就讓我們齊背一遍《己亥雜詩》(一二五),以此作為對《病梅館記》的詮釋。

  幻燈展示:《己亥雜詩》(一二五)

  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下邊請同學們再齊讀一遍課文,要讀出感情,讀出語氣。

  (六).課堂小結

  幻燈展示:初讀(朗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自讀課再讀(自由):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三讀(品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四讀(誦讀):熟讀成誦,誦而能寫

  師:這一節我們主要通過閱讀,達成了三個目標: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讀出手法,讀透文旨。我希望同學們將閱讀進行到底,下去再進行第四次閱讀,即誦讀,做到熟讀成誦,誦而能寫。也希望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掌握住古詩文四步閱讀法,以后可以自學古詩文。

  同學們,“江浙之梅皆病”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的國家已經邁進了一個改革開放、民主自由的新時代,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去掉身上的嬌氣、俗氣、怨氣、怒氣、晦氣,多一些骨氣、傲氣、才氣、朝氣、浩然正氣,做一個意氣風發的新青年,做一株迎風傲雪的健康自然之梅。

  (七).課后實踐

  幻燈展示:

  1.必做:課后練習2。

  2.選做:聯系現實,談談中小學教育中的“病梅”現象,寫到摘抄本上,字數不限,談出真知灼見即可。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8

  自讀目標:

  引導學生把握本文托梅言志的特點。

  延伸目標:

  啟示學生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具體自讀過程:

  一、說“梅”。

  問:“梅”在你的思想中是以怎樣的形象存在的?或,梅在你的觀念里代表何種精神?(引導學生想想說說——不畏艱險、與眾不同、堅強、忠貞、美麗等。)

  二、觀“梅”。

  投影顯示以下文字資料以及各種各樣的梅圖,幫助學生認識我國傳統文化中關于“梅”審美觀: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抓住關鍵詞,如:斜斜、橫斜、疏影等,想象梅樹的形態;然后通過欣賞名家梅圖,體會“美”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審美特點:曲、欹、疏。)

  三、讀《病梅館記》,在解決字、詞、句的基礎上,完成以下幾題。

  1.作者對符合傳統審美觀的'“梅“持什么態度?為什么?

  2.作者對符合傳統審美觀的“梅”采取了什么行動?這一行動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傾向?

  3.聯系時代背景,再領悟本文“托梅言志‘的特點。

  四、擴張閱讀:

  材料一:(略)

  [閱讀提示]:以上各詩中,作者各自寄寓“梅”怎樣的精神?

  材料二:[略]

  [閱讀提示]:作者在詩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慨?和課文中作者的情感有相似之處嗎?(參考解說略)

  案例評析:在這個理解過程中,教師首先能充分給與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情境,讓他們自己去想、去觀察、去分析、去思考,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探究意識,并且給學生提供了訓練創新思維的機會,引導他們能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很好的體現了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理念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9

  【教學理念】

  文言文教學應當在簡要疏通文意之后,讓學生對作品有個整體感知,再由老師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和作者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在這過程中產生認知和情感上的觸動和喜悅,如此不懈努力下去,讓學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豐富學生的文學底蘊。至于字、詞、句則可通過反復朗讀課文,依據“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在文本情境中猜測并積累猜測,然后在經驗基礎上帶著學生回顧總結,形成規律性的認識、結合更多的閱讀實踐,形成“淺易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梅花之受摧殘,含蓄地批評了當時統治者壓抑人才、扼殺人才的現實,表達了對個性解放的殷切希望,主題與學生所學的《己亥雜詩》相似。本文作為自讀課文,除了幾個關鍵字詞外,語句比較容易理解。

  【學情分析】

  經過幾年的文言文學習,學生應當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教學設想】

  鑒于以上分析,我打算在學生結合注釋初步感知和反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自由提問和思考,掌握重點字詞、探索文章的主題、理解托物言志的妙處、反思我們現在所接受的教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文所涉及的文言字詞、句法知識,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

  2、培養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并使閱讀托物言志類作品的能力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過程與方法:

  本文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點撥導學。學生通過文言誦讀,整體感知全文,積累文言知識,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理解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激發學生對人才觀的思考。

  2、培養學生對文言作品的熱愛之情,帶著學生一起反思我們的教育,探索應試重

  軛之下個性發展的途徑。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誦讀、文言實詞的積累、復習詞類活用、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難點:理解文章中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用具】

  PPT課件、投影儀、電子白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回憶詩句,導入新課:

  (課前3分鐘預備鈴時,播放梅花的圖片,配有《一剪梅》的歌曲。)(幻燈片1)

  (上課)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一組梅花的圖片,大家能否回憶起以前曾經學過的詠梅的詩句呢?

  (1)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香撲鼻來

  (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4)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5)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師:這些詩中的梅花都有什么特點?

  (耐寒,堅毅,傲雪,清香,高潔等等品質。)

  師:對,在許多文人筆下,梅花要么是樂觀堅定的報春使者,要么是纖塵不染的高潔代表,但是今天我們要來接觸的這個“梅”在作者龔自珍的筆下展示出的卻不是“傲骨”“豐姿”,而是令人心酸的“病梅”!(幻燈片2標題)請大家將課本翻到24課《病梅館記》。(板書:課題)

  二、提出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

  師:這篇課文的學習啊,我想請大家注意兩點,第一,它是一篇自讀課文,第二,單元提示告訴我們,學習這篇課文,要著重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和主要觀點,理解作者寄托的政治理想。所以這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就是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主要觀點,并且也來學一些文言文自讀的方法。(幻燈片3教學目標)

  三、學習課文:

  1、初讀課文,掃清詞句障礙,讀懂文字。

  師:早自習同學們已經預習過了,下面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大家聽聽他在字詞的讀音上準不準確,句讀的停頓上恰不恰當。

  (生讀課文)(幻燈片4字音和斷句)

  師:大家覺得他讀的怎么樣?(生點評)屏幕上是這篇課文的生字詞,有兩個比較長的句子我們一起來斷一斷句。

  師:大家在預習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些疑難的字詞句對你造成了障礙?或者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如何來解決一些疑難的字詞句的?把你的疑問或者經驗方法說出來,我們一起交流!(如果學生提不出來什么問題,就由老師來設置障礙。)

  (一)實詞:

  1、以欹為美,正者無景;(傾斜)(對稱性的結構,聯系上下文語境)

  2、固也。(本來)(調動積累:人固有一死)

  3、使天下之民斫直(用刀斧砍)(掌握新知)

  4、明告鬻梅者(賣)(聯系成語:買官鬻爵)

  5、遏其生氣(阻礙)(組詞法:遏止、遏制)

  6、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辱罵)(根據字形“言”字旁)

  7、辟病梅之館以貯之(開辟、設立)(組詞法:開辟)

  8、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用盡)(組詞法:窮盡)

  (二)詞類活用:(使動用法:使……怎么樣強調一種狀態)

  1、夭其稚枝夭,使動,使…早死,摧折。

  2、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夭、病,使動,使…彎曲、使…病,損傷。

  3、縱之順之順,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理順。

  4、必復之全之復,使動,使…復原。

  全,使動,使…健全。

  (三)虛詞:

  1、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介,把;目的連詞,來。)

  2、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結構助詞“的”;主謂之間取獨。)

  師:在文中“之”出現23次,“以”出現14次,請大家下去后歸納整理這兩個字在文中的含義及用法。

  2、再讀課文,理解內容觀點,讀通文意。

  師:掃清字詞障礙之后,我們一起把課文讀一讀,看看能不能像讀現代文一樣明白曉暢。

  (全班齊讀)

  師:下面,請大家帶著這樣三個問題進入課文,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和觀點態度。用筆在文中勾畫相關的句子。注意尋找關鍵詞。

  1、作者筆下的“病梅”具有怎樣的特點?

  2、“江浙之梅皆病”是哪些人造成的?他們做了什么?

  3、對于這些“病梅”,作者的情感態度如何?他又是怎么做的?

  明確:1、曲、欹、疏

  2、文人畫士——(黑手)

  告鬻梅者——(幫兇)江浙之梅皆病:斫、養、刪、夭、鋤、遏

  鬻梅者——(殺手)

  3、泣之

  療之——縱、順、毀、埋、解、復、全、辟、

  貯之——窮予生之光陰

  3、三讀課文,探究質疑思考,讀透文旨。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能不能在了解文意的基礎上有新的感悟和發現,讀出你的疑問或者感悟,然后小組交流一下。

  (全班自由讀,交流討論)

  師:比如——許多盆景藝術和文人畫士筆下都是像文中“病梅”這樣的姿態,宋代的林和靖(梅妻鶴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什么作者要如此痛心疾首地申討,又下了這么大的決心來“療梅”?難道作者只是想借此表達一種與眾不同的審梅觀嗎?“予本非文人畫士”,難道作者不算是文人?那么這里的“文人畫士”是指的哪些人呢?

  能否從“文人畫士”“未可明詔大號”的“詔”看出來他們的身份?

  師:那么,這篇文章不是就梅寫梅,而是有寓意的喲。那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寓意?我們要來聯系寫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看看龔自珍究竟是怎樣一位詩人。(知人論世)

  (1)龔自珍,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先驅之一。他自幼展露才華,有政治抱負和理想,與林則徐是好友,共同宣揚改良主義,呼喚政治改革,追求個性解放。《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與課文主旨相同)

  (2)八股文

  從注釋1可以看出,龔自珍生活在清代后期,而清代對于人才的禁錮是非常嚴重的。這個時期的科舉制度有了一個法定的文體——八股文。(幻燈片)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民的思想。如深受其害的代表范進、孔乙己——范進拍手大叫“我中了”。孔乙己手按碟子:“多乎哉?不多也。”(其他細節均可)

  (可見八股取士對知識分子的毒害和摧殘。)范進中了舉人而發瘋,孔乙己貧困潦倒一生還要賣弄自己所謂的文采,這是失意文人的悲哀,更是時代的悲哀。

  (3)文字獄

  清朝封建統治者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

  小結:

  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所處的時代背景,決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借梅來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那么這種寫法就是——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專制統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對梅的態度,正是作者對人才的態度;作者對造成梅的病態的痛斥,正是作者對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扼殺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態,正是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4、四讀課文,品味語言內蘊,讀出感悟。

  師:在我們知道了梅是人才之后,整體把握了之后,我們會發現這篇看似寫梅的文章,字字是淚,字字是血。再讀文章,我們會發現有很多語言飽含情感,很多詞語別有滋味,試著在文中找一兩處你新發現的字句品一品,讀一讀,并與其他同學交流。

  ①“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②“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明確:如“安得”讓我想起了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杜甫,在這里,我們又何嘗不是看到了一個為了尊重人才、解放人才而甘心受任何打擊、甘愿獻出自己所有戰斗激情的龔自珍呢?

  四、小結學習方法: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文言文的四步閱讀法——

  1、初讀課文,掃清詞句障礙,讀懂文字。

  2、再讀課文,理解內容觀點,讀通文意。

  3、三讀課文,探究質疑思考,讀透文旨。

  4、四讀課文,品味語言內蘊,讀出感悟。

  在理解文言實詞的時候也學會了一些推敲字詞的基本方法,在理解文章內容觀點,讀透文旨的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一種重要方法:知人論世。當然還有結合單元提示和課后習題的“瞻前顧后”法。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管是什么樣的文章,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都要做到:學有所得、情有所動、心有所悟。

  五、總結:

  1000多年前,龔自珍寫下這篇《病》,呼喚要尊重人才,解放人才。今天不也流行一句話嗎?21世紀最缺乏的是什么?人才!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去掉自己身上的嬌氣、俗氣、怒氣、怨氣、晦氣,多一些骨氣、傲氣、才氣、朝氣、浩然正氣,做一個意氣風發的新青年,做一株迎風傲雪的健康之梅!

  六、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的一詞多義的積累,整理“以”和“之”在文中的含義用法。

  2、關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病梅”現象,寫一篇評論在隨筆本上。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10

  知識目標

  1、了解龔自珍及其散文的風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繩、斫、刪、矢、遏、棕縛、縱、順、毀、解、貯、詬厲、禍、烈”20個詞語的含義,歸納“使、病、解、本、窮”等詞語的義項。

  能力目標

  1、能夠根據具體語境補出省略成分,做到準確翻譯。

  2、培養準確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

  德育目標

  1、體會作者積極要求改革的政治熱情。

  2、學習作者勇于實踐的自我犧牲精神。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準確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式“以……為……”及省略句,能夠根據具體語境補出省略成分。

  教學難點

  1、結合清代歷史背景,體會作者積極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視人才的政治熱情。

  2、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注音

  欹qī(傾斜)詔zhào(告訴)斫zhuó(用刀斧砍)遏è(阻礙)

  詬gòu(辱罵)貯zhù(貯藏)鬻(yu)賣

  二、解題:

  初中時我們曾讀過龔自珍的《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崐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首詩表達了對清朝統治者扼崐殺人才的強烈不滿,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強烈呼聲。今天我們要學崐的是龔自珍在閂一年寫的控訴殘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

  《病梅館記》又名《療梅說》,選自《龔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諷崐刺雜文或政治小品。

  龔自珍(1791─1841),號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國晚清時代進崐步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是提倡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人物之一。自幼崐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對小學(隋唐以后,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統稱為崐小學)、經學、史學、散文、詩詞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績。他寫的散文有300多崐篇,詩詞近八百首,著作《龔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時代是封建社會急劇解體,資本主義剛剛萌芽,外國帝國主義國崐家加緊對我國進行侵略,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的時候。他在政治上主崐張打破現狀,變法圖強,他對外來的侵略,主張堅決抵抗,反對妥協投降。他崐在學術上主張面對現實,沖破儒家思想束縛,提倡學術要為現實政治服務。曾崐與林則徐、魏源等結成宣南詩社。

  龔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殺的人才之一。他1839年被迫辭官(曾任國史館校對、崐內閣中書、禮部主事、宗人府主事)南歸,悲憤交集,寫下本文。迫于當時的崐黑暗統治的嚴酷,難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隱晦的筆法表崐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態的梅樹,文中借指受壓迫、摧殘的人崐才,“病梅館”是作者設置的醫治病梅的處所,這個地方的開辟,寄托了作者崐拯救人才、保護人才的理想。

  這篇文章巧妙地運用了借喻的手法,從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講梅花,崐沒有一句題外的話,但實際上處處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貼切,充滿了強崐烈的感情。

  “記”是一種文體。

  三、寫作背景簡介。

  清朝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本文寫于1839年,是作者辭官南歸之后寓居江蘇昆山時所作。(配梅花插圖,利用觸摸區響應并閃爍圖標“八股文”和“文字獄”各三次)

  (1)八股文:明清科舉制度的一種考試文體,每篇有部分組成。在內容上,八股文只許為圣賢立言,講四書五經所講過的道理,如有所闡發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學的范圍。這種內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體,是束縛人們思想的工具,對當時文化思想的發展危害很大。

  (2)文字獄:舊時統治者往往故意從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構成冤獄,以鎮壓知識分子,叫“文字獄”。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興文字獄,刑罰殘酷,株連眾多。龔自珍《詠史》:“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四、課文簡析。

  五、簡析:

  (一)、產生病梅的根源:

  1、舉出有的人對梅的審美觀點。

  2、進一步指出上述觀點是文人畫士的觀點──揭示病梅的社會根源。

  3、寫文人畫士的幫閑們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

  最后一句議論──滿懷義憤。

  (二)、寫自己療梅的決心和行動。

  (三)、以感嘆作結。

  寫作特點──托物言志:

  本文要表現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題,揭露批判的對象是清朝統治者壓抑崐人們思想,摧殘人才的罪惡,在當時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這是很難從正面直崐接論述的,因此,作者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議政,表面上句句講梅,實際上崐都有言外之意,表達了作者要求改革時政,打破嚴酷的思想統治,追求個性解崐放的強烈愿望。

  但作者在反對封建專制的桎梏時,未能認識人民大眾的力量,而試圖以個崐人奮斗來解除封建專制的束縛,這就是作者的思想上的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

  六、具體研習,突破難點

  提問:己亥雜詩兩首詩(五、一百二十五)所體現的感情是否一致?

  明確:不一致。一為顯示不甘退伏,憧憬未來的獻身精神;一為表達變革現實的愿望。

  提問:哪一首可為課文作注釋?為什么?

  明確:第二首。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作者“療梅”,使天下“病梅…‘復之全之”的呼喚。那么作者這一追求個性解放,強烈要求改革現狀的愿望是在什么基礎上提出來的呢?讓我們再一次細品文章,從中找出解答。

  提問:文章篇名為《病梅館記》,文中寫的又是“病梅”,為何說是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抨擊?

  明確: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議政,寓意深刻。

  提問:那么,梅喻的是何人?文中還有哪些寓意?

  明確:梅,即人才。病梅,喻受摧殘的人才。文人畫士,喻封建統治階級。鬻梅者,喻封建統治者的幫兇。

  提問:為什么文章開頭要寫梅的產地、數量和長勢?作者引用“或曰”幾句有何作用?為何要說“固也”?

  明確:一個皆字,即說梅分布之廣,又說梅產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勝數,江浙一帶尤為人才濟濟,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墊一筆。“叢叢梅林皆生發”“江山代有才人出”。

  “或曰”幾句影射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標準,他們扼殺有才能有骨氣的正直的人,專門選用那些邪佞、毫無生氣的庸材。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讓步轉折關系,先退一步,暫且承認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種審美觀,然后逐步轉入作者要表達的同這里引用的話相反的意思。直揭“文入畫士”利用這種審美觀的險惡用心和摧殘梅花的罪惡行徑。

  提問:為什么要用“曲”和“直”,“疏”和“密”,“欹”與“正”對照著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三組意義相反的形容詞,準確簡練,對比鮮明地點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審美觀:曲、欹、疏為美,真、正、密為丑。這里顯然是托梅寫人,影射封建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標準。

  提問:“繩梅”“夭梅”“病梅”等一系列舉動,“療梅”的措施和愿望,又各有什么寓意?

  明確:夭,象征新生力量遭扼殺;病,象征人才被摧殘;繩,象征人才被鉗制。夭的結果是病,使天和病的是繩。繩才是文人畫士之本意。幾個字寫出了統治階級對人才的摧殘、扼殺,尤其是“斫、刪、夭、鋤、遏、養”六個動詞的連續運用,更是精當、人木三分地刻畫了統治階級的毒辣手段和邪惡用心。

  投影或多媒體顯示:

  “斫”字揭露了他們對剛正廉潔人才的粗暴排斥。

  “刪”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嚴重的鉗制。

  “夭”字象征新生力量慘遭扼殺。

  “鋤”字比喻大量忠良耿直之士遭到清洗。

  “遏”字指蠻橫地遏制,壓抑人才蓬勃的朝氣。

  “養”字栩栩如生地勾畫出封建統治階級豢養、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惡用心。

  “療梅”的措施,表明作者破除封建統治對人才的束縛,摧毀禁錮人才的精神枷鎖,讓人才獲得自由發展,個性得到解放。其“愿望”則曲折地反映了他對于殘酷統治的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心情,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渴望。

  (解說:以上有關課文內容的研習的幾個問題,既可作連鎖式問答,亦可運用投影的形式打出后,分組討論;亦可運用師生共同討論的形式進行。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七、深入探究,發散思維

  同學們,通過對以上幾個問題的討論,我們明白了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議政。作者托物言志,寓意深刻,通過植梅、養梅、療梅的生活瑣事,由小見大,表現了破除封建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鮮明政治觀點和主張。我們知道:知古是為了鑒今,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明確了什么?或者說:學習本文有什么現實意義?請同學們結合現實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解說:1、可結合素質教育來談。2、不可強求一致,但須言之成理。3、注重鼓勵,根據具體情況適時點撥)

  八、課堂小結

  對腐朽的現實政治、社會進行無情地揭露和尖銳地批判,是龔自珍中年以后作品的重要部分。他的散文,無論寫什么題材,總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從全局著眼,從政治、社會的高度看問題,作客觀、公正的對于現實政治、社會的批判,因而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寫于鴉片戰爭前夕的《病梅館記》,篇幅不到三百字,其思想內容的深刻的原因就在于此。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 11

  教學目的

  1、掌握文言詞語"以"、"則"、"之"、"其"、"夭"、"病"、"泣"、"順"。

  2、理解本文內容,體會其"托物言志"的特點。

  3、了解作者并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教學重點

  掌握文言詞語,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點。教學難點:掌握文言詞語,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學生齊背龔自珍《己亥雜詩》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

  1、文學常識

  龔自珍字_代__家家先驅者。

  2、正音、明句讀。

  明確:①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②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③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⑤有/以文人畫士孤僻之隱/明告鬻梅者

  ⑥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也

  三、小組討論

  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里的“此”指代什么內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2、為什么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呢?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是什么?請作最簡要的回答。

  3、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象,作者的表現是什么?

  4、作者僅僅是為寫梅而寫梅的嗎?

  四、學生質疑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又為什么要這樣寫?

  五、課堂練習

  下列加點字讀音和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

  A、有恃無恐(shì)萬馬齊喑(yíng)

  B、斫直(zhuó)辟病梅之館以貯之(zhù)

  C、以梳為美(shū)明告鬻梅者(yù)

  D、以欹(qí)為美遏其生氣(è)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甘受詬厲(辱罵)明詔大號(告訴,一般指上告下)

  B、遏其生氣(阻礙)夭梅病梅(使動詞,使?病)

  C、斫其正(砍)辟病梅之館以貯之(開辟)

  D、以欹為美(傾斜)明告鬻梅者(賣)

  3、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風姿);以欹(畸形)為美,正則無景(景色)

  B、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告訴)大號(號召)以繩(用繩捆綁)天下之梅也

  C、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砍掉)直,刪(去掉)密,鋤(鏟除)正

  D、予本非(指責)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辱罵),辟(開辟)病梅之館以貯(存放)之

  4、對文意的基本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議政,抨擊了“蠢蠢求錢之民”壓抑、摧殘人才的罪惡,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廣開才路,反對嚴酷思想統治的強烈愿望。

  B、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議政,抨擊了“文人畫士”壓抑、摧殘人才的罪惡,并表達了作者“貯梅、療梅”,挽救和培養人才的決心。

  C、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議政,抨擊了“文人畫士”壓抑、摧殘人才的罪惡,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廣開才路,反對嚴酷思想統治的強烈愿望。

  D、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議政,抨擊了“蠢蠢求錢之民”壓抑、摧殘人才的罪惡,并表達了作者“貯梅、療梅”,挽救和培養人才的決心。

  5、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屬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①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②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

  ④既泣之三日

  ⑤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A、②⑤B、①④C、③④D、④⑤

  6、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B、縱之順之

  C、必復之全之

  D、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六、小結

  由于清政府長期以來大搞文字獄,壓抑、摧殘知識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萬馬齊喑”的局面。龔自珍以先覺者的敏銳預感到清王朝的危機。他認為要使國家振作起來,靠的是一場變革,而變革則需要大批的人才。龔自珍要療救社會的病態,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個性的解放。《病梅館記》正是反映這種思想的代表作。

  七、集體誦讀(體味情感、領悟情感、讀出感情)

  課后反思:本節課體現了新課程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了教學目標。由于學生對時代背景不太了解,影響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課前應讓學生了解清朝文字獄及八股文的危害。

【高一語文教案:病梅館記】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病梅館記》10-05

《病梅館記》教案08-17

語文《病梅館記》說課稿08-31

《病梅館記》教案計劃05-29

病梅館記高中語文教案07-31

《病梅館記》高中語文教案08-03

《病梅館記》說課稿07-25

《病梅館記》優質教案(精選10篇)09-17

病梅館記高中語文課文教案07-27

病梅館記原文及翻譯1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国产免费网址| 亚洲成年人网|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免费在线成人网| 亚洲视频二|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91视频99|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香蕉网久久| 色悠久久久| 国产精品播放|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在线视频| 99热最新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综合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天堂|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h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国产18在线|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无套av在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91丝袜乱伦|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第一页|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久久伊人操|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综合亚洲色图|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五月天综合婷婷|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欧美第二区| 国产91丝袜|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欧美在线天堂|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亚洲免费成人网| 国产人人射|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欧美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青青草原国产|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