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店精品教案設計(通用11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具店精品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具店教案設計 1
教學內容:
p48-49
教學目的:
1、通過“文具店”的情景,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3、鞏固“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體會“倍”的意義。
教具: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1.先讓學生說一說“文具店”的圖意。
2.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
3.引導學生完成“填一填”。解決“倍”的問題。
4.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情景與乘除法的意義聯系起來。
二、練一練。
1.第一題。
通過畫一畫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倍”的含義。
2.第二題。
通過畫一畫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倍”的含義。
布置作業:
模仿畫一畫進行練習。
板書設計:
文具店
情景圖
畫一畫列算式
一、鞏固練習。
1.第一題。
讓學生看清題意。
獨立完成。
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2.第二題。
讓學生看清題意。
獨立完成。
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3.第三題。
利用學具讓學生擺一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布置作業:
預習p50。
課后小結:
文具店教案設計 2
活動意圖:
對于大班幼兒來說,他們即將進入小學。讓幼兒開闊思路,通過分類、統計等手段培養幼兒的數學綜合能力以及一種實踐運用能力,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激發幼兒思考、分析、記錄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服務能力等,為將來走進小學奠定堅實基礎。
活動目標:
1、布置“文具店”并作統計記錄。
2、學習分類、統計,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活動準備:
學習用品的圖片,文具實物,幼兒活動手冊一第31頁。
活動重點:
根據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記錄。
活動難點:
能相互協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過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們都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介紹自己知道的學習用品。
師幼集體觀察、認識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
2、出示學習用品圖片,討論文具應該怎樣分?
3、根據文具類別,個別幼兒扮演文具店統計員,將學習用品找出來,分類
并圈出來 統計并記錄學習用品的情況。
4、教師示范在相應的.空格里統計出一種學習用品的數量。
應區分汽車、牛奶、皮球、毛巾不屬于學習用品之中。
三、幼兒操作
1、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2、互相交流、檢查,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活動層次要清晰,做到層層深入。
文具店教案設計 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與交流,懂得愛護人民幣,感受人民幣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能正確使用人民幣進行購物游戲,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3.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及簡單的付錢方式。
【活動準備】
小錢包(內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表格、幻燈片、文具實物等。
【活動重點】
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
【活動難點】
了解不同的付錢方式,掌握簡便的付錢方法。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1.出示錢包,提問:“這是什么?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錢包,請你看看錢包里有什么?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與同伴交流,發現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3.錢可以買什么?
小結:錢可以買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我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有“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的數字、漢字等。他們也有許多的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文字、數字也不同。(圖案滲透:1元背面有三潭印月,5元背面有泰山觀日峰;10元背面有三峽。)
二、創設坐公交車的.情境,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教師帶領幼兒坐公交車,并在公交站牌兌換人民幣。
小結:5元等于5個1元,10元等于10個1元或是2個5元,1個5元和5個一元合起來也是10元。
三、創設“文具店購物”情境,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出示海報,設計購物計劃表。
2.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
3.提問:誰買的5元的文具?你是怎樣付錢的,誰的付錢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小結:5元有兩種付款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
提問:誰買的是10元的文具?你是怎樣付錢的,誰的付錢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小結:10元有四種付款方式,可以用1個10元、可以用2個5元,可以用10個1元、還可以用1個5元和5個1元來付錢。
四、再次利用“文具店購物”情境,引導幼兒發現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錢方式。
1.第二次限時搶購活動馬上開始了,請看第二期海報(出示PPT)
海報上有幾元的文具,如果買6元的文具你怎么付錢,請你拿出你的錢試一試。
小結:買6元的商品有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一元的來付錢,或是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第二種付錢方法比較簡便。(出示PPT)
2.請在海報上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商品用最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講解記錄紙使用)
小朋友讓我們拿著自己的計劃表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吧!
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鼓勵幼兒進一步掌握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以及多種付錢方式。
文具店教案設計 4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文具店”這一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體驗“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和體驗“倍”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1、cai課件演示小兔、狐貍、小牛去買文具的故事,同時出示價錢:1支鉛筆2元錢。
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說完整。
2、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問題。
這時學生會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小兔買了1支筆用了多少錢?小牛買了3只筆需要多少錢?狐貍買了4只筆需要多少錢?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
二、問題探究
1、學生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
教師根據同學們解決的情況板書:
(1)小牛買了3只筆需要多少錢?
2×3=6(元)
(2)狐貍買了4只筆需要多少錢?
2×4=8(元)
2、有誰能把小兔、小牛、狐貍用的錢換成倍數說一說。
有同學回答: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
狐貍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
老師引導:這就是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與“倍數”的聯系,現在我們就來試試將乘除法問題換成倍數問題試試,好嗎?
3、如果把剛才說的有關于倍數的句子換成條件,又應該怎樣提出這個問題呢?比如:小明用的錢是小兔的2倍,小明用了多少錢?說法變了,但實質沒變。
同學們根據要求提出了兩道有關于倍數的.應用題。
(1)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錢?
(2)狐貍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狐貍用了多少錢?
4、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找同學舉例說說“幾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學回答,4的3倍就是3個4。
小兔的3倍就是3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錢,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寫答語。
三、體驗感悟
擺珠子
游戲規則: 按要求擺兩行不同顏色的珠子,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1)上面擺3個白珠子,下面擺藍色珠子的個數是白珠子個數的2倍。擺完了以后與老師比比看看擺對了沒有。
(2)上面擺2個藍珠子,下面擺白珠子的個數是藍珠子的4倍。擺完了以后同座之間互相檢查看看擺對了沒有。
(3)上面擺10個藍色珠子,下面擺白色珠子,使得藍色珠子的個數是白色珠子的5倍。這一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再擺。
四、實踐應用
1、3片葉子配1朵花,15片葉子配()朵花。
2、的個數是的2倍, 有()個。
做完后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交流想法。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習得怎樣?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35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同學們剛剛學完乘法的基礎上就學習“倍”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難點,而同學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一個數是另一個的幾倍”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又開始了“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想一方面要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注意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同時把握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目標,注重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做”中 “學”。另一方面要創設“以人為本”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加強對開放性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學生的實踐與探討。
文具店教案設計 5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結合進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
教學重點:
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1、回顧整數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和的簡便運算。)
2、3×4的表示什么意思?
0.2×4表示什么意思?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3、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創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可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引導學生觀察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參與指導解釋疑難問題)
三、點撥升華
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五、當堂訓練
1、算一算。
0.4×5=0.2×5=0.6×5=
0.3×6=0.2×7=0.6×9=
2、完成學案第三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六、拓展提高
笑笑看見遠處的閃電以后,經過6秒才聽見雷聲,如果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0.34秒,那么笑笑離閃電有多遠?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七、作業布置:教材第34頁“練一練”的第2、3題
板書設計:
略
文具店教案設計 6
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統計記錄。
2、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3、能相互協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裝有各種文具的小書包。
2、筆、記錄板
3、標簽紙、各種自制紙幣若干
4、售貨員標志
活動過程:
1、介紹我的文具——幼兒分小組結伴,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文具。
——代表介紹。
2、布置文具店——每組布置一個“文具店”,討論:怎樣分類擺放。
——幼兒分組布置,并貼上自制的價格標簽。
——給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況。
3、統計文具——幼兒作文具店統計員,統計并記錄本店的文具數量。
——同伴相互交流、檢查。
4、游戲;小小文具店——選出一個售貨員,顧客自由地到各個文具店用“十元錢”購買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歸放到自己的小書包中。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活動層次要清晰,做到層層深入。
文具店教案設計 7
一、 課前談話
1、你們開學為自己買了哪些文具?
2、老師也想買一些文具,我邀請你們陪我一起到文具店去逛一逛!(展示主題圖,板書:文具店。)
3、你從文具店的這個柜臺獲取了哪些信息?每支0.3元,也就是多少錢一支?0.4元、0.6元呢?
4、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即時評價)
5、我遇到了一個問題,想請你們來幫我解決:我想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元?(板書: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元?)
6、請在練習本上列式,寫完想一想為什么這樣列式?
二、探究新知
1、你怎樣列式?為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0.24
0.24表示什么?
4個0.2得多少?(板書:=)把你的想法表達出來。
3、表達好了,再思考一下,4個0.2得多少還可以怎么想?
4、0.24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5、還有誰想說?
6、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同學們想了這么多的方法計算小數乘法,書上38頁也展示了3位小朋友的想法,看一看,有沒有跟你的想法一樣的?有就請在旁邊畫,沒有的話就在空白處加上你的想法。
三、鞏固練習
1、請看到39頁試一試,這一題是什么意思?(先列式,再涂色,最后根據涂的結果把得數寫上。)
2、請獨立完成。 巡視指導。
3、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4、要求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元?你是怎么做的?
5、第1題:你能計算40.3嗎?跟同桌說說你的.想法。
6、第2題:涂一涂,填一填。
7、這道題是什么意思?
8、請動手涂一涂,然后再填空。
9、你發現什么規律?跟同桌說一說。
10、誰來說?你發現什么規律?
11、還有誰想說?(即時評價。)
12、這題做得全對的,給自己加一顆☆,發現了規律的給自己畫一個J。
四、全課 小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你的同伴分享一下吧!
2、今天同學們都很棒!想出了很多方法來計算小數與整數的乘法,在這些方法中,你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
文具店教案設計 8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筆有關的文具。
2、學習用語言描述筆的特征。
教案準備:
1、參觀記錄表
2、每人一支筆
教案過程:
一、幼兒談談仕么地方會有筆
1、你們知道什么地方會有筆。
2、教師讓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小結:對,很多地方都有筆我們今天要去參觀一個有各種各樣筆,賣各種各樣筆的地方。
二、交代參觀文具店的要求
1、介紹記錄表,讓幼兒知道記錄表怎樣填,如可以把答案畫在相應的表格中。
表示文具店可能有哪些文具,表示我看到的文具,表示我對文具店的問題,即參觀過程中,如果你有什么發現什么不懂和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記錄在調查表中。
2、幼兒先完成表格中的“我知道的文具”這部分。
3、安全要求。如:去文具店的'途中要怎樣……
三、組織幼兒參觀文具店,幼兒自由觀察
四、回 完成記錄表格的其他剩余部分
五、引導幼兒討論新問題的解決途徑
有不少的小朋友對文具店還有一些問題,那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解決呢?如:可以到家問爸爸媽媽,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到網上查資料。
文具店教案設計 9
文具店
一課時
教學內容
文具店。(教材第80~81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究過程,會讀、寫小數。
3.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究過程,會讀、寫小數。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文具店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文具店看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主題圖)
生1:我知道了每本筆記本是3.15元。每支鉛筆是0.50元。
生2:我看到了每把尺子是1.06元,每支鋼筆是6.66元。
師:像標價牌上用來表示文具單價的數就叫作小數。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小數。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活學生先前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觀察“櫥窗”里陳列著的文具及其標價牌,初步認識小數。】
二
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你知道這些商品的價格究竟是幾元幾角幾分嗎?說一說。
生1:每本筆記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2:每支鉛筆0.50元,是0元5角0分。
生3: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0角6分。
生4:每支鋼筆6.66元,是6元6角6分。
師: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都是小數。3.15讀作三點一五。“.”就是小數點,讀數的時候,小數點前面的整數部分仍然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點后面的小數部分直接按順序讀出數字即可,小數點讀作“點”。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讀一讀這些小數。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聽、讀小數,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給予讀正確的學生表揚和鼓勵。
3.15讀作:三點一五。
0.50讀作:零點五零。
1.06讀作:一點零六。
6.66讀作:六點六六。
師:你能看圖完成下面的習題嗎?(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最下面的題)
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師: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說說。
生1:第一幅圖中是2元2角2分,用小數表示是2.22元。
生2:第二幅圖中是2元0角4分,用小數表示是2.04元。
生3:第三幅圖中是0元8角1分,用小數表示是0.81元。
【設計意圖:本節課僅僅是對小數的一個初步認識,結合“文具店”這樣一個具體的情境,以現實生活用錢(元、角、分)為基礎,使學生初步建立小數的概念,體會小數的特征,理解小數的意義。】
三
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己總結收獲,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的收獲,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1、聯系生活情境“買文具”,認識商品的標價牌,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買東西”是學生都有的生活經歷,讀懂商品的標價牌又是購物所必需的一項技能。教學中我創設生活情境買文具,通過看懂商品的標價,在付錢給商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讓學生知道我們通常用幾元幾角幾分來表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現在還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建立元、角、分與小數一一對應的聯系。
2、讀、寫小數。通過“買文具”這一具體情境,先讓學生們自己讀一讀,然后老師講解,整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的讀法一樣,小數部分的讀法像電話號碼那樣讀,是幾讀幾,小數點讀作“點”。
文具店教案設計 10
課題
小數乘法的意義
內容
P38--39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3.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難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關鍵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
小黑板
學生
練習本
環節時間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復案
1分
15分
17分
2分
5分
一、融入情境
二、探究概念
三、鞏固概念
1.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錢?
2.買2把尺子需要多少錢?
3.計算4×0.3
4.涂一涂,填一填
0.01×10=
0.01×50=
0.01×100=
5.一支鉛筆0.2元,效力買了6支送給妹妹,她一共花了多少遠?
四、概括總結
五、檢測
0.5×3
6×0.02
0.03×1000
同學們,你們有過到商店買東西的經歷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商店的一角,看看那里賣些什么?
1.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2.學生觀察并匯報
3.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4.你能試著列出算式嗎?
5.探究0.2×4=?
(1)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全班交流。
①0.2×4
②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④畫圖的方法
6.引導提問
問:這幾種解決問題的算式,是不是都表示球4個0.2是多少?
7.那么,0.2×4的積是多少?
8.你能利用方格紙表示出剛才的計算過程嗎?
1.學生試做。
2.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
4.提醒算得數時,可把乘法轉化成連加法或畫圖。
1.學生獨立完成。
2.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1.讓學生說一說每個乘法算式即每幅圖表示的意思。
2.學生獨立涂一涂,得出結果。
3.同學之間交流。
結合練習中的第5題說說小數乘法的意義。
“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錢?”如果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直接提出。
通過四種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涂色。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
想一想:0.01×1000=?
板書設計
小數乘法的意義
①0.2×4
②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④畫圖的方法
文具店教案設計 11
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在上節課已經初步認識了倍的含義,對于區分用乘法還是除法解決相應的倍數問題,部分學生會有困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具體的問題。
2、通過觀察圖意,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情境與乘除法的意義聯系起來。
4、通過交流合作,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解決逆向思維的問題。區分乘除法。
教學手段:
主題圖,小棒或小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題圖片。
師:小狐貍的文具店開業了,小動物們都來文具店買東西,你們愿意幫它們算算帳嗎?
生:愿意。
二、問題探究
1、理解圖意。
師:請小朋友認真看圖,看完后四人一組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師: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生:小兔買了1枝筆,花了2元錢。
生:老黃牛買了3枝筆。
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師:大灰狼說,“我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個那么多。
生:就是4個2元。
2、提出問題。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老黃牛花了多少錢?
生:大灰狼花了多少錢?
教師板書問題。
3、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把算式寫在書上。
學生匯報。
生: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錢,老黃牛買3枝筆花了6元錢。算式是:2×3=6(元)。
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也就是4個2元。算式是:2×4=8(元)。
教師板書: 2 × 3 = 6 (元)。 2 × 4 = 8 (元)。
三、體驗感悟
出示“畫一畫”第1題。
學生齊讀問題,然后動手在書上畫一畫。
師:你是怎樣畫的?
生:每3片葉子畫在一起,一共有5個3片葉子,可以配5朵花。
生:因為15里面有5個3,所以15片葉子配5朵花。
出示第2題。
學生獨立讀題,按要求完成題目。
生:△的個數是○的2倍。
四、實踐應用
1、完成“練一練” 第1、2、3題。
師:看清圖意,獨立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適當指導。
學生匯報。
生:第二根鉛筆長16厘米。算式是:8×2=16(厘米)。
生:10元是5元的2倍。算式是:10÷5=2。
生:斑馬有35只。算式是:7×5=35(只)。
生:紅珠子的個數是白珠子的3倍。算式是:6÷2=3。
第3題是一道思考題,逆向思維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幫助理解題意。只填數,不列式。
練習設計:第49頁的練一練。
板書設計: 文具店
大灰狼:我花了 8 元。 2 × 4 = 8 (元)。
老黃牛:我花了 6 元。 2 × 3 = 6 (元)。
作業:數冊
反思:
少部分學生分不清除法和乘法,要引導他們去理解題意,到底是求幾個幾是多少還是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